技術文章/ Article

您的位置:首頁  /  技術文章  /  浮游生物計數儀觀察中分析對于時空分布中得到的規(guī)律

浮游生物計數儀觀察中分析對于時空分布中得到的規(guī)律

更新時間:2019-02-18      瀏覽次數:2211
    在日常的水產養(yǎng)殖中,眾多的養(yǎng)殖戶會根據自己豐富的經驗了解到水色變化對于養(yǎng)殖效果的影響。浮游生物計數儀觀察表明水色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質、懸浮顆粒、浮游生物、天空和水底色彩反射等綜合因素形成。但是池塘的水色主要就是由浮游生物的棲息濃度和種類組成決定的。
    在水域的生物中,那些自身*沒有移動能力,或者有也非常弱,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,而是浮游在水中生活,這類生物總稱為浮游生物,主要分為浮游動物及浮游植物。浮游動物同浮游植物一樣都是魚類*的天然活餌料。我國漁民養(yǎng)殖看水色,主要就是看浮游生物反應的水色,由于浮游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,反應出的水色也是多樣的。根據浮游生物在時空分布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很多規(guī)律。
   (1)水平分布:寒帶浮游生物的種類少,每種的數量大;熱帶浮游生物相反,種類多而每種的數量少;溫帶浮游生物則介于兩者之間。
    (2)垂直分布:浮游植物要進行光合作用,只能分布在有光照的上層(約0~200米)。
    (3)季節(jié)分布:北溫帶浮游植物的數量高峰一般在春季出現,因那時光度增強,營養(yǎng)鹽(氮、磷等無機鹽類)增多,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。到夏季,營養(yǎng)鹽消耗殆盡,草食性浮游動物又大量攝食,導致浮游植物的數量驟減。入秋,營養(yǎng)鹽增多,浮游植物再度大量繁殖,從而出現另一個比春季稍低的高峰。冬季環(huán)境惡劣(特別是溫度太低),浮游植物再度減少。這種一年出現兩個高峰的現象稱為雙周期。
杭州迅數科技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0571-85125132
掃碼關注我們
Copyright © 2025 杭州迅數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   備案號:浙ICP備06012639號-2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   管理登陸   sitemap.xml